如果您要报告不良事件或产品投诉,请拨打礼来客户服务中心热线400-828-2059(手机),800-828-2059(座机)
艾乐明®(巴瑞替尼片)
回复:
巴瑞替尼对于恶性肿瘤风险的安全性特征
在接受巴瑞替尼治疗的患者中观察到淋巴瘤和其他恶性肿瘤。一项在大于等于 50 岁的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开展的使用另一种 Janus 激酶抑制剂(托法替布)的大型随机活性对照研究中,与接受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的患者相比,观察到更高的恶性肿瘤(不包括非黑色素瘤皮肤癌 [NMSC])发生率。1,2
在开始或继续使用巴瑞替尼治疗之前应考虑个体患者的获益与风险。1
巴瑞替尼的遗传毒性和致癌性
巴瑞替尼在以下方面无遗传毒性
转基因小鼠 6 个月、大鼠 2 年致癌性试验中,均未见巴瑞替尼相关的肿瘤变化。1,3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癌症风险
有证据表明,慢性炎症可能会增加癌症的风险。类风湿关节炎是慢性炎症的一种来源,可能会增加癌症的风险。4-6
几项研究表明 RA 会增加某些恶性肿瘤的风险,包括
恶性肿瘤的发生率还取决于人口的年龄,特别是在 40 至 75 岁的年龄范围内,年龄每增加十年恶性肿瘤发生率(IR)大约翻一番。几乎都在 40-75 岁年龄段的 RA 患者人群中,年龄分布的微小差异可导致恶性肿瘤发生率的显著差异。1,9
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究中的淋巴增生异常
使用综合安全性数据集进行分析,包括
- 7 项安慰剂对照研究数据集,比较巴瑞替尼 4 mg 或 2 mg 与安慰剂在 24 周内的安全性,
- 4 项研究扩展数据集,比较巴瑞替尼 4 mg 与 2 mg(包括长期扩展数据 )的安全性,
- All BARI RA 数据集,最大的数据集包括来自 9 项随机研究和 1 项长期扩展研究的 3770 名接受任何剂量巴瑞替尼的 RA 患者。10,11
每个数据集的更多详细信息详见 表 1。
数据在
- 7 项安慰剂对照研究数据集在补救时被删失
- 4 项研究扩展数据集为
- 在补救或剂量调整(接受治疗分析)时删失,
- 未在补救或剂量调整时删失,以解释大多数癌症的长潜伏期(随机分析),
- All BARI RA 数据集未对补救或剂量调整进行删失。10,11
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究中的淋巴增生性疾病
在 All BARI RA 数据集中,淋巴增生性疾病每 100 PYE 的 EAIR 为 0.05。1
在报告淋巴增生性疾病病例的 7 名患者中,
- 所有人都在开始接受巴瑞替尼前至少 1 年以及在使用巴瑞替尼直至事件发生的整个治疗期间因为 RA 接受了 MTX 治疗,
- 3 名还在巴瑞替尼开始前接受了阿达木单抗。1
7 例淋巴增生性疾病病例中有 6 例来自日本。1
综合安全性数据集描述
表 1. 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究中用于安全性评估的综合分析数据集1,10-12
分析集 | 描述a |
7 项安慰剂对照研究数据集 | BARI 4 mg 与安慰剂比较 包括来自 3 项 2 期和 4 项 3 期研究的 RA 患者,他们被随机分配到
安慰剂组患者可能一直在接受
评估时间段包括
BARI 2 mg 分析集 BARI 2 mg 数据来自 4 项研究,其中 BARI 2 mg(N = 479,[暴露 24 周: PYE = 185.8,中位暴露时间 = 168 天,最大暴露时间 = 197 天])和 BARI 4 mg 都均为随机分配。 |
4 项研究扩展数据集 | BARI 4 mg 与 BARI 2 mg 的比较,包括扩展期评估 包括来自 2 项 2 期和 2 项 3 期研究的 RA 患者以及 3 期扩展研究中这些患者的进一步暴露,这些患者被随机分配至
除另作说明外,评估时间段包括随机分组直至最后一次可用观察结果,包含截至 2019 年 9 月 01 日的扩展数据。 |
All BARI RA 数据集 | 无组间对比 包括来自 1 项 1b 期、3 项 2 期、5 项 3 期研究和 1 项 3 期扩展研究的 RA 患者 (N=3770,PYE=14,744 PY 暴露于 BARI 和 15,114 PY 总体观察(包括 BARI 使用时间和随访时间),中位暴露 =4.6 年, 最大暴露 =9.3 年),他们接受了不同剂量的 BARI 治疗,包括
在研究期间,患者必须已接受了至少 1 个剂量的 BARI,且可能接受了不同的剂量。 除另作说明外,评估时间段为所有暴露时间点,包括研究药物补救治疗或改变后。 |
缩略词:BARI = 巴瑞替尼; DMARD = 改善病情抗风湿药; MTX = 甲氨蝶呤; PYE = 暴露患者年; RA = 类风湿关节炎。
a 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如果被随机分配至 BARI 4-mg 组中,则接受 2-mg 剂量治疗,但仍在 BARI 4-mg 组中进行分析。
上次审阅日期:2024年8月13日
参考文献
1. Data on file, Eli Lilly and Company and/or one of its subsidiaries.
2. Ytterberg SR, Bhatt DL, Mikuls TR, et al; ORAL Surveillance Investigators. Cardiovascular and cancer risk with tofacitinib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N Engl J Med. 2022;386(4):316-326. http://dx.doi.org/10.1056/NEJMoa2109927
3. Carfagna M, Cannady E, Ryan T, et al. Carcinogenicity assessment of baricitinib in Tg.rasH2 mice and Sprague-Dawley (Crl:CD) rats. Regul Toxicol Pharmacol. 2018;92:458-471.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9203403
4. Grivennikov SI, Greten FR, Karin M. Immunity, inflammation, and cancer. Cell. 2010;140(6):883-899. http://dx.doi.org/10.1016/j.cell.2010.01.025
5. Sansone P, Bromberg J. Environment, inflammation, and cancer. Curr Opin Genet Dev. 2011;21(1):80-85. http://dx.doi.org/10.1016/j.gde.2010.11.001
6. Franks AL, Slansky JE. Multiple associations between a broad spectrum of autoimmune diseases, chronic inflammatory diseases and cancer. Anticancer Res. 2012;32(4):1119-1136. http://ar.iiarjournals.org/content/32/4/1119.long
7. Ekström K, Hjalgrim H, Brandt L, et al. Risk of malignant lymphomas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and in their first-degree relatives. Arthritis Rheumatol. 2003;48(4):963-970. http://dx.doi.org/10.1002/art.10939
8. Chen YJ, Chang YT, Wang CB, Wu CY. The risk of cancer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a nationwide cohort study in Taiwan. Arthritis Rheumatol. 2011;63(2):352-358. http://dx.doi.org/10.1002/art.30134
9. Howlader N, Noone AM, Krapcho M, et al. SEER Cancer Statistics Review, 1975-2018.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Bethesda, MD. Updated April 15, 2021. Accessed August 13, 2024. https://seer.cancer.gov/csr/1975_2018/
10. Genovese MC, Smolen JS, Takeuchi T, et al. Safety profile of baricitinib for the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over a median of 3 years of treatment: an updated integrated safety analysis. Lancet Rheumatol. 2020;2(6):e347-e357. https://doi.org/10.1016/S2665-9913(20)30032-1
11. Taylor PC, Takeuchi T, Burmester GR, et al. Safety of baricitinib for the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over a median of 4.6 and up to 9.3 years of treatment: final results from long-term extension study and integrated database. Ann Rheum Dis. 2022;81(3):335-343. https://doi.org/10.1136/annrheumdis-2021-221276
12. Genovese MC, Smolen JS, Takeuchi T, et al. Safety profile of baricitinib for the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up to 8.4 years: an updated integrated safety analysis. Ann Rheum Dis. 2020;79(suppl 1):642-643. European League Against Rheumatism abstract FRI0123. https://ard.bmj.com/content/79/Suppl_1/642.1
- 巴瑞替尼片 BRAVE-AA 临床研究的安全性结果如何?
- 斑秃临床研究中巴瑞替尼片治疗期间的结核发生率有多少?
- 巴瑞替尼片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临床研究中发生了什么恶性肿瘤?
- 巴瑞替尼片是否会导致重度斑秃患者的不良肌肉骨骼不良事件?
- RA-BEAM 研究中巴瑞替尼片与阿达木单抗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安全性如何?
- 巴瑞替尼片RA临床研究中合并异烟肼治疗潜伏结核的安全性分析结果是怎样的?
- 巴瑞替尼片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发项目中的血红蛋白变化是怎样的?
- 巴瑞替尼片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发项目中的贫血发生率有多少?
- 巴瑞替尼片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儿科患者时出现了哪些超敏反应?
- 巴瑞替尼片是否会使接受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患者体重异常增加?
- 开始和继续使用巴瑞替尼片治疗时应进行哪些实验室监测?
- 巴瑞替尼片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发项目中血脂颗粒大小有什么变化?
- 巴瑞替尼片 RA 临床研究中淋巴细胞减少症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有多少?
- 巴瑞替尼片治疗斑秃期间静脉血栓栓塞的发生率有多少?
- 巴瑞替尼片在东亚重度斑秃患者中的安全性如何?
- 巴瑞替尼片临床研究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 巴瑞替尼片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发项目中与心血管事件相关的排除标准和裁定流程是怎样的?
- 巴瑞替尼片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发项目中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有多少?
- 上市后自发报告的巴瑞替尼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后的静脉血栓栓塞事件有多少?
- 文献和美国索赔数据库中巴瑞替尼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后的静脉血栓栓塞事件有多少?
- 斑秃临床研究中巴瑞替尼片治疗期间是否有发生尿路感染?
- 巴瑞替尼片斑秃临床研究中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有多少?
- 斑秃临床研究中巴瑞替尼片治疗期间是否有发生COVID-19感染?
- 斑秃临床研究中巴瑞替尼片治疗期间的感染发生率有多少?
- 巴瑞替尼片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究中淋巴瘤的发生率有多少?
- 巴瑞替尼片是否会导致重度斑秃患者的磷酸肌酸激酶升高?
- 巴瑞替尼片是否会导致重度斑秃患者的血磷酸肌酸激酶升高?
- 巴瑞替尼片治疗斑秃期间的痤疮发生率有多少?
- 巴瑞替尼片会影响雄性生殖吗?
- 巴瑞替尼片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临床研究中报告的常见不良事件有哪些?
- 巴瑞替尼片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究中结核的发生率有多少?
- 巴瑞替尼片是否会使接受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患者体重增加?
- 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发项目中他汀类药物与巴瑞替尼片联合使用对血脂分解物有何影响?
- 服用巴瑞替尼片对肝功能有影响吗?
- 巴瑞替尼片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发项目中与血脂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有多少?
- 巴瑞替尼片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发项目中血脂分解物有什么变化?
- RA 临床研究中接受巴瑞替尼片治疗后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有何变化?
- 巴瑞替尼片斑秃临床研究期间是否报告了恶性肿瘤?
- 巴瑞替尼在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者中的 3 期 JUVE-BASIS 研究安全性如何?
- 巴瑞替尼片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究中不包括 NMSC 的恶性肿瘤发生率有多少?
- 巴瑞替尼片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发项目中的静脉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有多少?
- 巴瑞替尼片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究中非黑色素瘤皮肤癌的发生率有多少?
- 巴瑞替尼片对胎儿有影响吗?
- 服用巴瑞替尼片后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会增加吗?
- 巴瑞替尼片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究中的带状疱疹发生率有多少?
- 巴瑞替尼片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研究中的动脉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有多少?
- 巴瑞替尼片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研究中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如何?